格斯文档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格斯文档网 > 心得体会 >

微党课两会之教育热点

 微党课两会之教育热点

  两会教育舆情走势

  两会教育主题词

  两会教育领域 10 大热点

  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全民关注教育问题反映了当前社会各界对于全面二孩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环境的焦虑心理,由此格外期盼更为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

  图 1:20**年全国两会教育舆情走势图

  图 2:20**年全国两会教育主题词排名前 15

  图 3:两会教育建议提案排行前 10(以上图表时间范围:20**-03-01 至20**-03-15)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报刊社全媒体中心利用与国内领先的数据企业联合开发的“教育行业数据分析与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舆情监测+数据分析+专业研判”的方式,每天对两会教育舆情进行动态监测,紧密跟踪分析热点议题。并在两会闭幕当天,对两会教育舆情进行了总结性盘点。

  一、两会教育舆情走势(略讲)

  3 月 3 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拉开帷幕,两会教育舆情迎来第一个峰值,当日媒体报道和网络转载量 7613 篇。3 月 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有关教育的内容受到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两会教育舆情走势迅速抬升,3 月 7 日达到最大峰值,当日媒体报道和网络转载量达12779篇。此后舆情缓落,3月10日有小幅上升。3月12日-13日,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参加人大记者会后,舆情走势出现较大涨幅,13 日媒体报道和网络转载量达 11610 篇。此后,两会教育舆情一路回落,直至两会闭幕。

  二、两会教育主题词

  通过大数据聚类分析发现,两会舆情热度排名前十五的主题词依次为公平优质、传统文化、学前教育、家庭教育、校园欺凌、双一流、义务教育年限、教育扶贫、两免一补、教师待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立法、在线教育、助学金补助标准和高考改革。

  其中,代表委员关注的领域和议题主要有传统文化、学前教育、公平优质、职业教育、义务教育年限、校园欺凌、双一流、教育扶贫、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等;媒体和社会舆论集中关注的主要有公平优质、学前教育、家庭教育、校园欺凌、两免一补、教育立法、教师待遇、助学金补助标准和高考改革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公平优质”,是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共同关注的热点。此外,会里会外一致关注的还有学前教育、家庭教育、校园欺凌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各界对于全面二孩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环境的焦虑心理,由此格外期盼更为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教育(包括家长教育)在今年两会上首次成为热点,这也意味着,教育改革发展所需的“大教育观”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同。

  通过对主题词的进一步分析可发现,同一主题词下的舆论往往包含了多个关注点。解读这些关注点,对于做好舆论引导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公平优质”关注点分析

  舆论对于“公平优质”关注,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减负、优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等方面。其中,教育公平占比最大(19.27%),其次是教育

 均衡(16.07%)、减负(14.64%)、优质教育资源(13.87%)、教育质量(13.63%)、学区房(12.38%)、素质教育(9.14%);“核心素养”的关注最低,只占 1%。

  教育公平是目前最大的民意诉求。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以及“天价学区房”,依然是社会各界的痛点所在。对于教育质量,社会呼声也很高,但从“核心素养”的受关注程度来看,舆论对何为有质量的教育还缺乏共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依然任重道远。

  (二)“传统文化教育”关注点分析

  “传统文化教育”涉及的关注点最多,且分散。其中,传统文化传承最受关注,占比 29.92%;其次是文化自信(21.07%)、传统文化创新(17.01%)、诗词大会(12.82%),以及传统文化教材(8.68%)。

  从最近 5 年全国两会的建议提案情况来看,“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是代表委员高度关注的议题。今年两会期间,文化自信成为第一关注点,诗词大会是新增关注点。但持续不变的,是社会各界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关切。

  (三)“学前教育”关注点分析

  从“学前教育”的关注点分布来看,呼吁“学前教育立法”的最多,占比24.59%。其次是“学前教育是否纳入义务教育”(20.28%)、“入园难”(17.11%)、民办幼儿园(15.60%)以及“普惠性幼儿园”(8.13%)。

  由于全面二孩时代的来临和社会教育需求的提升,学前教育是近年全国两会持续走热的议题。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有关学前教育的建议提案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出台“学前教育法”,二是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包括将学前一年纳入义务教育)。但后者引发了较大争议,在代表委员之间也有不同看法。在持续的舆论交锋以及教育部回应后,有关“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呼声明显减弱。

 此外,由于学前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社会各界对“入园难”问题依然高度关切,在扶持和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方面有较大共识。

  此外,教育立法或修法也是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关注较多的议题,这方面的建议提案主要有***个。其中,“学前教育法”最受关注,占比 34.71%;其次是“职业教育法修订”(29.91%)、“学校安全法”(15.01%)、“家长教育法”(8.14%)以及“食品安全教育法”(4.62%)。

  这反映了社会各界对依法治教的高度期待。在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教育立法,不断完善教育法律和法治体系,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三、两会教育领域 10 大热点

  1.如何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就是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就是要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有哪些新布局?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 2020 年,我国教育现代化

 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0%。”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规划》将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突出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地区、薄弱学校、薄弱环节和困难群体倾斜,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创新教育供给方式,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改革教育治理体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3.高校“双一流”建设该怎样发力?

  “双一流”建设,既是在原有“211 工程”“985 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工程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同时又有利于改变重点建设项目中存在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强调淡化身份、突出绩效、整合资源、创新方式。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安排了 10 项重点任务,包括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

  4.高校“双创”,理想如何照进现实?

  统计显示,自 2010 年起,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逐年提高,20**届大学生中约有**.*万人选择了创业,高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势头良好。对高校来说,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仅能带动大学生就业,还能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整体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自“双创”理念提出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

 多个文件予以推进,教育部也推行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由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仍相对缺乏,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还比较低,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3 年后逾半数退出创业大军。

  5.上海、浙江试点先行,高考改革有哪些新进展?

  20**年,首批“新高考”的考生将走入考场。作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上海、浙江两地的考试科目将采用“3+3”模式,除语数外 3 个主要科目外,还有3 门选考科目。此外,浙沪两地外语考试均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学生可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6.“多校划片”政策能否为“择校热”降温?

  “多校划片”是指招生时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与“单校划片”相比,“多校划片”的政策立意在于实现机会公平,客观上为学区房降温。实际上,教育部门并不是孤立推行“多校划片”政策,而是加快推进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学生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校,从根本上缓解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焦虑。

  7.实施二孩政策,教育准备好了吗?

  自“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随之出现了“产假式缺员”现象,也带来生源数量结构性变动的压力。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对策:继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立健全与常住人口变化趋势和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城乡学校布局机制;鼓励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方式解决幼儿园教师、保育员、保健员短缺问题,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

  8.如何防范和治理校园欺凌?

  校园本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欺凌事件,犹如

 阳光下的阴影。20**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教育,减少“问题学生”的不当行为;严格学校管理,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联动机制。下一步,教育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完善,明确学生欺凌和暴力的认定标准、预防措施、应对主体及追责机制等,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障和对中小学生欺凌暴力事件的防治。

  9.如何根除校园“毒跑道”?

  塑胶跑道材料中对人体或环境可能产生危害的化合物一旦超标,将会导致人头昏、呕吐、昏厥,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致癌。对于塑胶跑道铺装后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跑道上空空气质量的要求,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国家标准。针对“毒跑道”问题,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塑胶跑道综合治理工作组,于 20**年 6月印发《关于开展合成材料面层跑道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并加快研制和修订标准。目前,塑胶跑道“新国标”已形成了第三次修订建议稿,今年1至4月将在全国近***个地方进行适用调研,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尽快印发。

  10.如何遏制无序校园借贷现象?

  20**年是“网贷合规元年”,也是校园借贷各种问题暴露最多的一年,因校园贷而催生的恶性事件引发了人们的深思。一项针对全国近千所高校***万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近半大学生无法识破校园贷诈骗陷阱,逾两成相信存在无风险且高收益的理财产品。20**年,教育部与银监会、公安部、工商总局、网信办等部门提出“四个不得”,包括不得向未满 18 周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不得以歧视性欺骗性语言或其他手段误导大学生借款人,不得变相发放高利贷等。这些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推荐访问:党课 热点 两会

版权所有:格斯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格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格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90429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