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斯文档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格斯文档网 > 心得体会 >

浅谈驻村工作五年扶贫心路

 浅谈驻村工作五年扶贫心路

  浅谈驻村工作五年扶贫心路从 20**年 8 月下派到留耕镇黄土村任第一书记,算起来也有五个年头了,今天我把在扶贫路上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总结的、归纳的一一表述出来,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描画自己的心路历程,与大家共勉。

  一、难忘,肩膀上的重担“20**年 8 月 25 日是个难忘的日子,我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代表原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派到留耕镇黄土村任第一书记。已近不惑之年的我,心境有些忐忑不安,能否像当年而立之年的我在基层工作那么富有激情干劲,但为了不负组织重托,心里暗自下定决心,怕啥,它还能难过红军两万五?从乡镇到部门,再从部门到村上,今年又赶上行政区划调整,黄土村划归夕佳山镇管辖,令人感慨回味的事颇多。“贫困户的境遇让我感到心酸,扶贫成果则让我感到欣慰。”“村里来了个第一书记”……面对村干部、村民的反复打量,立即开始转换角色,把已经快要忘记了却的基层生活又再次融入驻村生活。

  初到黄土村,第一要务就是核实村情、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和信息,初步掌握该村人员、土地、产业等基本情况。交通条件落后、村级经济薄弱、无主导产业支撑、部分贫困户的住房亟待改善。

  全村辖 7 个村民小组,***户 2***人,低保户***户***人,五保户 9 户***人,党员***人。全村建档贫困户***户***人,20**年以来脱贫***户***人,未脱贫***户***人。部分贫困户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较重,站在墙根等脱贫、晒着太阳等小康。

 二、难忘,贫困村的发展(一)公路建设是群众迫切的愿望。黄土村坡高地陡,群众出路难、行路难问题成为了制约发展的瓶颈。虽说该村村主干道是硬化公路,但有几条组道依然是泥结石路、泥巴路。路不通,盖房子拉料“豆腐盘成肉价钱”,发展产业东西又不好卖,勉勉强强是“赔本赚吆喝”。所以改善基础设施是当前群众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因群众自筹资金困难,村级经济薄弱,通过争取项目和资金,村上 5.6 公里通畅公路全面贯通,建设 12 套周转房解决无能力建设的特困对象。文化活动场所总面积 740 平方米全部完工。仙仁坳组陈家咀水库塘干得到了整治和修复。***户农户天然气已安通。农网改造工程已完成。百姓大舞台已投入使用。***户贫困户自来水安装全覆盖。贫困户危房改造***户。全村群众入户道路硬化项目正在加紧实施。基础设施的改变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出行,而且加快了该村乃至全镇脱贫致富的步伐。

  记着村民钟守国给我说,我们蔡家湾的泥结石路不硬化,我们就对啥子都不满意,公路硬化了就对啥子都满意。可见,群众对公路建设的迫切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现借助精准扶贫这股东风,争取项目和资金把公路硬化了,群众就满意了、心更暖了,干部就心安了。

  (二)安装自来水一直是困扰村民的难题。能吃上自来水是众多人的愿望,全村人原来吃水都是吃井水,遇到天旱时,人畜饮水还存在困难。通过争取、协调,安装自来水费用全免,全村 78 贫困户已安装上自来水,以备不时之需。水之所以成为老大难,一是因为投资较大。二是每年的建设指标有限。

  (三)发展主导产业撑起致富路。如今通过干群的努力,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都在一点一点悄悄改变着。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帮扶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专业合作社,创建了专合社引领带动脱贫、分红收益带动脱贫、技

 术培训带动脱贫、产销对接带动脱贫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贫困户得实惠、合作社有利润、村集体有收益的三方共赢,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格局,惠及***户贫困户。藤椒产业初具规模,目前全村共发展藤椒 300 余亩,400 头自繁自养养猪场 1 个,引进并入股年出栏***万只商品兔场 1 个,贫困户和村集体收入空前的增加,预计 2019 年每户贫困户增收 500 元,村集体增收 30000 元以上。

  三、难忘,贫困户的改变作为基层干部,不能嘴勤屁股懒,要经常到群众家里去看、去听、去问、去说。走一走,转一转,很多事情就会得到及时的解决。比如,村上部分贫困户居住的房子是危房,自身又年岁已高,也没有能力建设,针对这种情况拟好方案及时向镇政府领导汇报,争取了项目及资金修建了周转房,确保了住房安全。

  贫困户陈德永膝下有一个女儿,女儿外嫁其他偏远乡镇,自己坚决不愿意入住周转房,居住的房子又是危房,他很诚恳地说不愿意住周转房的原因是已经住习惯了老地方。为了解决他住房安全问题,又积极给镇政府领导汇报这种情况,镇政府领导考虑陈德永实际情况,又想办法安排人去为陈德永建设新房,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

  “在漏风漏雨的房子里住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真的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贫困户罗定均指着自己崭新的房屋,高兴地说。五保老人邓业均也安排住进了周转房,帮扶单位为他免费捐赠了新家具,政府还为妻子马明芝争取了低保政策兜底,回想起原来居住旧房屋的辛酸,邓业均不禁沉默。

  村上有个年轻的贫困户,我和驻村工作队一周时间先后去过一个他家里 3 次,3 次他都在家里睡觉,原因就是自己患有腰椎尖盘突出,没办法干活。关键自己的父亲体弱多病,母亲还是哑巴,父母亲都能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还要照看 2

 个尚小的孙子,妻子在村上的藤椒基地上做小工。之后通过耐心做思想工作,自己也认识到年纪轻轻的,天天耍起也不是办法,是该找点事情来做,有病应该去医院积极进行治疗。今年 4 月份他在成都用四十多天的时间蒸粽子找了 6000 多元,其妻子在村上打点小工,家里发展了种养殖业,危房也得到了改善。

  归根结底,如果贫困人口自身不努力改变陋习,不主动、不作为,持续脱贫就有些难,形成这些思想的原因比较复杂,与当地地理、历史、文化和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都有关系。

  四、难忘,村干部的辛酸作为省级贫困村,村干部 80%的时间都投入在工作中。工作量大,担风险撇开不说,稍有不慎还要担责。作为村干部,确实挺不容易。再加上村干部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确实一般。比如在薪酬上,虽然这几年我们尽力提高了不少,但毕竟财力有限、基础较差,实际情况依然说不上好。

  以黄土村为例,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文书 3 个人一年工资加起来只有 4万元左右。按照现在外出打工的普遍行情,这基本上只是一个人一年的打工收入。而村干部在工作上所面临的现状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工作最终都要落到村里。掰指头算算,他们承担镇党委、政府下达任务达繁多,每年对上对下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应该有好几百件。

  农村有句俗话,米面的夫妻,每天的生活都少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物质作前提,村干部的家属也要怨声不断。出门在外工作压力大,回到家里唠叨声音大,里外受气作难,常常使村干部生活得十分辛苦。靠一种信念工作,对一些人、在某一个阶段来说不是不行,但要长时间坚持,就不是一件容易事。现在的村干部,普遍是村里的能人,能站出来把担子搁到自己肩上,已经很不容易。

  更值得敬佩的事,镇上扶贫办主任周杰暂下派到黄土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另一个省级贫困村的书记,一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默默无闻地付出,

 一直都是加班加点干工作,从不分“5+2”“白加黑”的干。从他的目光中读懂了他不停息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轻易看不到那种带有抵触的眼神。平时开展工作的他,在严寒酷署中光着个平头,挺着一个小肚腩,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苍老了许多。

  五、难忘,一种特殊的触动工作中,我们要思考“什么样的语言群众能接受、什么样的工作方式群众能认可、什么样的干部是群众心中的好干部”。

  在一次农民夜校学习中,一位基层群众说,要想让老百姓尊重你、亲近你,就不要出门拿杯子、坐凳垫垫子、接烟看牌子、吃饭擦筷子。通过驻点,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走到哪里,不论家境好坏,都先坐下来;

  坐不看凳子脏净,只管一屁股坐下;

  群众递上一支烟,不论什么牌子连忙起身接过来,主人家如果吃烟,坚持先给他亲手点着;

  群众递上一杯水,不论什么杯子什么水,都双手接过来当面喝一口;

  不论群众的手有没有泥巴,只要拉着我的手不放,我就不先放。

  人都是这样的,现在老百姓多数不缺吃不缺穿,不在乎你当干部给他多少东西,最在意你是不是打心眼里重视他、瞧得起他。群众热心待你,你若讲讲究究,其实是脱离群众的一种表现,骨子里不要有嫌弃的成分。如果说坐下去还要先看看板凳脏不脏,就会让老百姓的心里有“疙瘩”,再化解就难了。

  六、难忘,结对认亲格局从统计的情况看,黄土村共有***名残疾人、***名贫困人口。解决这一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除了必要的政策兜底外,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动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进行帮扶。

  市发展和改革委、县医疗保障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黄土村,按照“认

 人认亲、扶智扶贫”的思路,以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帮到脱贫为止,直到 2020 年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

  帮扶责任人去贫困户家中对了门户、认了穷亲,还坚持购买贫困户自产自养的生态农产品,解决贫困户销售的后顾之忧,并督促大家帮助贫困户拿出有效管用的脱贫致富办法,并配合镇党委政府实施好到户项目,确保贫困户顺利脱贫。

  七、难忘,扶贫“心路”回顾这四年 1000 多个日日夜夜,凭着对党无限忠诚、对责任敢于担当、对群众无私贡献,尽自己最大力量带领全村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村实现了“家家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做”的目标。村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我个人也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驻村工作给我的工作方法、业务能力、思想作风上的提高使我终生受益,在工作中学到的方式方法、驻村工作日志写满的七个本子等,将成为今后学习、工作的一笔宝贵财富。同时感谢组织让我成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的大局中贡献绵薄之力,在奋斗的新时代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面对困难和挫折时,靠着对党的忠诚,靠着对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步一个脚印,无怨无悔地付出。今年黄土村要成功摘帽,一刻也不能离开扶贫攻坚前沿阵地,还得继续努力,村上基础设施要改善,产业要上规模,危房改造要落实,惠民政策要落地…。

  四年来,因搭乘摩托车喝冷风造成免疫力下降,到泸州医学院接受治疗,夜深人静时还行走在乡间地头,吃顿饭都不停息接听贫困户的来电,有督查、检查时走路放小跑,下雪天为贫困户送棉衣冻得瑟瑟发抖,夏至的烈日像火一样捆绑着身子,贫困户理解错位受尽委屈,凌点后还开着车子在大雾中穿梭,休息日都不忘记村上的工作,性格外向的我已变得像大山里的人一样内敛。

推荐访问:五年 心路 浅谈

版权所有:格斯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格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格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90429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