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斯文档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格斯文档网 > 心得体会 >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简爱》中女性独立意识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简•爱》中女性独立意识 摘 要 19 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通过《简·爱》中大量的细节印证了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简· 爱的主人公形象向读者展现了女性反抗精神和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主要对《简· 爱》故事情节进行分析,以及结合夏洛蒂·勃朗特自身经历出发,简述何为女性主义批评以及女性独立意识,并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简·爱》中的女性独立意识。着重从简·爱与原著中关键人物的相互关系和对比分析简爱究竟追求怎样平等自由的婚姻、爱情,探究简爱的女性独立意识究竟如何觉醒。

 关键词:独立;平等;爱;女性独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目 录 TOC \o "1-3" \h \z \u 摘 要 1 目 录 2 二、 夏洛蒂·勃朗特与《简·爱》 3 三、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简·爱》中的女性独立意识 5 (一) 简·爱独立意识的萌芽 5 1、 简·爱对里德太太和约翰·里德的反抗 5 2、 简·爱与海伦·彭斯 6 (二) 简·爱的爱情观 7 1、 简·爱与罗彻斯特先生的爱情 7 2、 简·爱和乔治亚娜的对比 9 1. 简·爱对圣约翰的拒绝 10 四、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3 1、 女性主义批评及女性独立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当代西方文学艺术理论之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出现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的欧洲和北美地区,这一理论到今天仍在持续成长。

 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前驱和由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本应男女平等的人类社会,男性一直处于领导地位,女性被迫受缚于男权社会中。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中,不论古今中外,女性一直处于被压迫地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文艺复兴等运动所带来的追求自由平等等进步思潮的涌现,终于当时的女性强烈要求改变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要求与男性平等,最终导致爆发了女权主义运动。

 女权主义运动体现在文学范畴即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西方女权运动高潮并深刻渗透在文学领域的结果。起初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于侧重批判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这一理论成长到中期演变成为更深度的分析女性作家作品,后期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为突破文本限制,反思两性关系。本文所要做的是深层次的分析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简·爱》。

 该理论要求以女性为第一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从内而外新的解读,批判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扭曲。侧重探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所体现出的独立意识,关注女性作者的写作背景条件,研究女性作家的创作方式。

 所谓女性独立意识,是指女性希望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消极的依赖于客观世界,不依赖于男人,能独立思考、独立生活。

 本文从这一理论角度看《简·爱》中展现出的女性独立意识。夏洛蒂·勃朗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简·爱》一书中深刻地刻画了简·爱这一独立女性形象,使得在今天《简·爱》仍为读者所喜爱。恰巧我作为一位女性读者,在解读的过程中占有很大优势,可以更多的站

 在女性角度对《简·爱》进行鉴赏,也以更优势的女性立场去理解和分析简·爱的行为及思想。

 2、 夏洛蒂·勃朗特与《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生于 19 世纪英国,此时正值英国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自由和平等、民主和改革,英国女性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其中正包括夏洛蒂·勃朗特。艺术总是从生活当中来并凌驾于生活之上的,一部文学作品中不论多少都可以看到作者自身。《简·爱》也一样,其中大量细节可以在夏洛蒂·勃朗特的生活经历中得到印证。简·爱同夏洛蒂·勃朗特一样,在幼时于环境极其恶略的慈善机构创办的寄宿学校学习。1842 年夏洛蒂·勃朗特赴布鲁塞尔求学期间,住在教师埃热夫妇家里,她被年长自己七岁的埃热先生的才华和正直的为人而吸引,以埃热夫人察觉而告终。夏洛蒂·勃朗特又先后经历了担任家庭教师、创办学校失败、之后开始文学创作。一八七四年勃朗特三姐妹各自推出了一部小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简·爱》时笔名为科勒·贝尔;大妹艾米莉·勃朗特发表《呼啸山庄》时笔名为埃利斯·贝尔;小妹安妮·勃朗特出版《挨个妮丝·格雷》时笔名为阿克顿·贝尔。夏洛蒂·勃朗特和姐妹们以男性化的笔名发表文学作品,在当时文学创作被认为和女性无缘。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简·爱的反抗精神在夏洛蒂·勃朗特身上得到十足的影射。

 《简·爱》 讲述一位生于牧师家庭的孤儿——可怜的小简·爱。父母去世之后住在里德舅舅家中,舅舅去世后受到舅妈里德夫人不公平的对待和里德表哥的殴打,后来被舅妈送去条件十分恶劣的寄宿学校罗沃德读书,在那里认识了知己海伦·彭斯,奈何世事无常,彭斯因病去世,简·爱继续在罗沃德成长,读书六年,教书两年。简爱认为不能一生留在罗沃德教书,于是找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来到桑菲尔德。在桑菲尔德工作后,有天外出帮管家送信,路上帮助了一个落马的绅士,正巧那位绅士是桑菲尔德的主人戴墨尓·德·罗切斯特,之后的日子,简·爱以她不同常人的倔强、善良与智慧深深吸引了她的主人,罗彻斯特先生也吸引着简,他们决定结婚,但在教堂之上,简·爱却发现罗彻斯特先生有一个疯子夫人的事实,简·爱毅然决然离开了桑菲尔德。简爱不顾一切只希望能够远离伤心之地,在这过程中她临近死亡,是沼泽居的圣·约翰救了她,偶然机会发现圣·约翰是她的表哥,简继承了舅父两万英镑的遗产,改变了之前一穷二白的身世。圣·约翰多次向简求婚,要求同他一路去印度进行基督教传教事业,她也拒绝了多次。在她听到罗彻斯特先生的召唤,决定重新回到罗彻斯特先生身边。再次来到桑菲尔德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焦黑。

 桑菲尔德在火中化为灰烬。

 罗切斯特夫人死了。

 罗切斯特本人则为了救罗彻斯特夫人失去了右眼及左臂。最终,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简爱终于与罗切斯特执手偕老。

 《简·爱》以圆满的喜剧结局结尾,这部作品不仅仅能看出简·爱对生活的反抗,回归现实,更能看出夏洛蒂·勃朗特对于现实的不满,作者寄希望于简·爱身上,使得简·爱能够实现自己所不能实现的梦、做自己不敢做的事。从而也能看出夏洛蒂·勃朗特本身的对现实的反抗,寻求独立的渴望。

 3、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简·爱》中的女性独立意识 在阅读《简·爱》中可以发现,《简·爱》中不仅有主人公简·爱一位女性形象,整个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有些与简·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些与简·爱的性格有些相似,却不如简·爱的天性不安于现状,想要去冒险,渴望自由。瞧,我用了可怜的小简爱,读原著的过程中使我觉得,简爱是我的孩子、我的挚友、我的前辈、我的导师,有时也是我自己。

 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谈到《简爱》中的女性独立意识,将从典型的人物和与之相对的典型情节来解读。

 (1) 简·爱独立意识的萌芽 1、 简·爱对里德太太和约翰·里德的反抗 和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个子不大、长相也不十分好看的小简,有一个悲惨的童年。

 简在父母亡故之后被交给舅舅里德抚养,请允许我在之后的叙述中称她为简,里德舅舅如果在世的话,一定会对小简十分好,遗憾的是舅舅去世在了红房子里。幼小的简只能寄人篱下,与和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讨厌她、怨恨她称她为“品质恶劣,欺骗成性”①的里德太太一起生活,以及里德太太的三个孩子约翰·里德、伊莉莎·里德、乔治亚娜·里德。

 在这种被欺负,被压迫,不被尊重的环境下简有过三次反抗。那时候的简那么小,不被周围的条条框框所约束,出于骨子里的本能,受够了对约·翰里德欺辱、虐待的逆来顺受,迎来了第一次反抗。雨天的午后,正当简捧着比由伊克的书,乐滋滋地细细品味时,约翰·里德找到了她,一如既往的对简进行“教训”和殴打。这一次的简不知是因为头上的血还是因为内心的什么东西被唤醒,竟然同约翰·里德对打起来——那个比她高大、粗壮、四肢肥胖的约翰·里德。简不出所料的受到了惩罚,被关进了闹鬼的红房子里同时里德太太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和她交往。第二次简打了约翰·里德一拳,并且对自己遭受的不公平感到不满,对里的舅妈说;“他们还不配同我交往呢”、“里的舅舅在天堂里,你做的和想的,他都看的清清楚楚。”②内心反抗的小太阳又冉冉升起。

 而我知道简内心的东西是什么,幼小的简不允许约翰里德随意的恶毒的欺凌她这么一个自尊且有灵魂的独立的活生生的个体。你以为简会欺骗自己的心灵去迎合里德太太和她的孩子吗?不,简不会。当然了,里德太太和仆人们都喜欢那些会讨人喜欢的孩子,他们会说先生太太们愿意听的话。简不去讨好这样一个固执 、护短、 忌妒、 记仇、 狠心并且愚蠢的里德太太——不懂得心灵的美好、灵魂的追求、宽恕和慈悲的里德太太。所以有了简第三次反抗。

 “我不骗人,要是我骗,我会说我爱你,但我声明,我不爱你,除了约翰·里德,你是世界上我最不喜欢的人,这本写说谎者的书,你尽可以送给你的女儿乔治亚娜,因为说谎的是她,不是我。”③ 这便是简对里德太太指控她为撒谎者的回答。这时的小简似乎是不顾一切的想要把心中的怒火揉成一团后肆无忌惮的爆发出来,然而简心里善良、宽恕和慈悲的天使使简感到顶撞的里德舅妈而悔恨。

 2、 简·爱与海伦·彭斯 简带着一种怅惘来到了罗沃德学校,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海伦·彭斯——生活中有些凌乱、邋遢却宽容善良的女孩。一堂英语历史课上,海伦·彭斯因为早上没有洗过指甲被称为“邋遢的姑娘”,史密斯小姐用木条在彭斯的脖子上狠狠地揍了十几下,海伦·彭斯默默忍受并且没有掉一滴眼泪。简与彭斯不同,这一切被简看在眼里,在彭斯受到惩罚的时候,简的心头涌起了一种徒劳无奈的愤怒,愤怒到手指颤抖不能继续手里的针线活。

 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彭斯正落实了这一名言。没有办法避免的事,那么就去忍受吧。忍受这些注定要忍受的东西,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若不能忍受,则说明自身十分弱小。海伦·彭斯与简完全不同之处——忍受。简受到了彭斯思想不小的影响。彭斯关于里德太太对简说:“……要是你能忘掉她对你的严厉,忘掉由此而引起的愤怒,你不就会更愉快吗?对我来说,生命似乎太短暂了,不应该用来结仇和记恨。”③ 八九年之后,里德太太临终前想要见简一面。里德太太任然记恨简,不愿握简的手,不愿亲吻简的脸。简希望能改变里德太太,使她忘记之前的简,希望里德太太能够爱她,希望能够同里德舅妈和好。顽固的里德太太,心中充满了怨恨、报复,如此可怜的女人!

 “那么,爱也好,恨也好,随你便吧,”简不但没有刻薄的对里德太太表示不满,反而原谅了她,宽恕了她“反正你已经得到了我的宽恕。”旁观者的我知道简已经真真正正从心底里原谅了里德舅妈。换做八九年前的小简,可能会告诉里德舅妈“你不爱我,也别指望我爱你了!”这其中无疑是受到了彭斯的影响。所以我说彭斯对简是有非比寻常的意义的。

 海伦·彭斯对简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存在。简被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罚在耻辱台上示众时,彭斯的眼神给予了简以极大地支撑,彭斯眼睛里的光芒就像春天的阳光雨露使简充满了力量,彭斯的微笑使简看到“天使脸上的反光”,使得简能够控制住蓄势待发的歇斯底里,默默忍受简本不愿忍受的东西。如果说才开始简的所作所为是歇斯底里的发泄,蓄势待发的怒火,忍无可忍的反抗。那么遇见了海伦·彭斯之后简的反抗之中带有默默忍受,慈悲心肠和宽恕。使的简的独立意识之中带有一丝温柔。像一杯黑咖啡,一点点的加入牛奶和糖搅拌变得醇厚、滑润。

 (2) 简·爱的爱情观 1、 简·爱与罗彻斯特先生的爱情 读完《简·爱》一直有一个使我疑惑不解的问题:简·爱为什么不在罗彻斯特先生有着强健的体魄、坚毅的额头、野兽一般的眼睛的时候,在她深深爱着、同样深深地被罗彻斯特先生爱着的时候,与罗彻斯特先生一齐逃离这俗世。而是在两人的感情推向高潮的时候,毅然决然选择了认真的思考过后默默的忍痛离开罗彻斯特先生。在罗彻斯特先生又瞎又残疾的时候才回到他的身边,情愿给他当护士、仆人和妻子。如若简爱没有离开罗彻斯特先生,是否就不会发生桑菲尔德烧毁事故,罗彻斯特先生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于是我反复思考,带着这样的问题再读《简·爱》,从简·爱和罗彻斯特先生的爱情和简爱内心的纠结、挣扎的过程中来寻找答案。

 简与罗彻斯特先生的相遇是在一条小路上,简送信去往海镇的寂静的田野小路。正当简坐在路边休息时,一条大狗窜了出来,紧接着是从马背上摔下的一位先生。简出于本能去帮助落马的的罗彻斯特先生。受了伤的罗彻斯特先生要简帮忙牵他的马,心里害怕极了的简却鼓起勇气帮助罗彻斯特先生。这么一个小插曲过去之后,一切似乎归于平静,路旁的柳树还是安安静静的站着,迎接月亮的清辉。而简的心里惊起了丝丝波澜,与罗彻斯特先生分别之后,简的脑海里再一次浮现了与罗彻斯特先生的相遇和他那严厉的五官。读到这里,不仅是作为读者,作为简本身也以为这件事已经发生,不过是遇到了需要帮助的路人,而简恰好帮助了他。可谁曾想简回到桑菲尔德府之后,再次遇见了“派洛特”,“派洛特”的主人罗彻斯特先生恰好是桑菲尔德的主人。

 同简一样,自从发生了小路上的事件之后,罗彻斯特先生也想要再见到简,每晚固定的事件把简叫到身边。简也同样期待着。一天深夜,罗彻斯特的房间呗放了火,简奋不顾身的去救罗彻斯特先生的姓名。这件事之后他们似乎相爱了。

 当简听到别人说,罗彻斯特先生有十分中意的女子,英格拉姆小姐,一位贵族出身,长相标志又十分有才华的女子之后,简试图劝阻自己去爱罗彻斯特先生。简试图说服自己,对于自己这种,矮小也不纤细,相貌并不能算美丽,出身微寒的人来说,想要得到罗彻斯特先生的爱简直是痴心妄想。听说罗彻斯特先生将要结婚,迎娶英格拉姆小姐时。简明白在桑菲尔德已经待不下去,在罗彻斯特先生试图挽留简的时候简对罗彻斯特先生说出了这么一段话, “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同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给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用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用血肉之躯跟你说话,就好象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人一同站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就象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④ 这段经典的对白表明,简的自尊不允许自己留在罗彻斯特先生身边,不想像一个木偶、一条可爱的狗、一只惹人喜爱的任人把玩的百灵鸟那样被留在罗彻斯特先生身边,简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独立切自尊的个体,希望自尊并且得到罗彻斯特先生的尊重,于是有了如上对话。庆幸的是,罗彻斯特先生同样爱着简,在简进行完这段表白对话后终于向简求婚。

 罗彻斯特先生为了得到全部的简,不顾整个阶级的人奉行的原则,似乎所有的绅士贵族都会

 迎娶同为贵族家的小姐,罗彻斯特先生打破了这一原则,执意迎娶简,不顾得别人是否看好这段婚姻,不顾得别人带有怎么样怀疑的眼光、说怎样质疑的话。只为和简在一起。我想这正是简深爱罗彻斯特先生的一部分原因:和简同样有与世俗的原则抗争的本领。

 婚姻是圣洁神圣的,终于相爱的人即将在神圣的教堂完婚,从此携手一生。简穿着一身纯白无暇的婚纱,披着羞涩的面纱,一个怀揣满满热情的姑娘期待着日后身为罗彻斯特夫人的生活。如果律师布里格斯和理查德·梅森没有出现,我想婚礼会顺顺利利的进行下去。在未来的某天,简会知道罗彻斯特先生有一位法律认可的妻子。或者甚至,简到底也不会知道有这么一位夫人的存在。现实就是这么好巧不巧的,在这时候石简感到受到了欺骗,尽管罗彻斯特夫人是一个疯子,尽管罗彻斯特先生是真真切切的爱着简,尽管罗彻斯特先生需要简,简仍不愿成为罗彻斯特先生的情人。

 一切回到原点,简再次变回认识罗彻斯特先生以前,苍白的面庞、微寒的出身,没有家人,没有后盾。尽管简同样需要罗彻斯特先生,可那又怎么样呢。在冷静思考了非常久的时间之后,没有眼泪,没有歇斯底里的呐喊,简终于离开了。在那个清晨,简悄悄地、坚决地离开了桑菲尔德。

 离开了罗彻斯特先生的简的内心是极度痛苦的,她内心热切希望并且愿意陪伴在罗彻斯特先生身边。但是原则,原则在简心里完完全全占了上风,她近乎狂热的恪守自己的原则,维护仅有的自尊。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我认为,从某些角度来说,简是在逃避,逃避婚礼上所发生的所有事,那里的每一件事、每每回忆都能使简心痛如绞,陷入纠结、痛苦、内疚的深渊。现在的简已经从“感情骗子”罗彻斯特先生的胸膛得不到温暖,不愿沦为别人情妇,而不得不离开。

 当一切化为乌有,桑菲尔德在大火中成为灰烬,罗彻斯特先生也变得又瞎又残疾。罗彻斯特夫人死去。简回到了罗彻斯特先生身边。罗切斯特为了救被困火中的疯妻,变成了残疾,疯妻也葬于大火。罗切斯特用他的忠义送走疯妻最后一程,此时的他仍是万分思念简·爱,且需要被人照顾,需要心里的太阳。简再见到罗彻斯特先生时,迫不及待的宣布:“我现在完全独立了。”简马德拉的叔叔去世了,留给了她五千英镑。完全独立之后,终于可以以独立的人格和罗彻斯特先生交往,得以看出简对爱情的追求是平等、独立且两情相悦。他们的灵魂再次交融,且能够没有阻隔,平等的相爱,于是简义无反顾的留在他身边。简的独立自爱,坚强勇敢,纯洁善良正是她的可爱之处。简爱终于与罗切斯特结婚了,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婚姻,没有金钱及外貌的干扰,而是两颗真正相爱的心紧紧相连。

 2、 简·爱和乔治亚娜的对比 乔治亚那在和简的谈话中说到在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如何受到各种各样绅士的倾慕,如何将贵族征服。并且可以看出乔治亚娜对此十分骄傲。舅妈死后,为了寻找归宿的乔治亚那嫁给了上流社会一个年老力衰的有钱男子,为了过上贵族生活,沉醉于珠宝首饰华丽服饰,爱情对她的吸引力似乎并不大,试问谁不喜欢年轻的肉体与鲜嫩的面庞呢?对于乔治亚娜来说,金钱似乎更重要。简与乔治亚那完全不同,走向两个极端。罗彻斯特先生希望把简打扮成为一个阔太太,将所有能想到的绸缎、钻石和无价面纱统统赐予她——那些对于简来说古怪不自然,穿着起来像马戏团的猴子又像小丑的珠宝。一贫如洗的简怎么能接受来自罗彻斯特先生的赐予。

 罗彻斯特先生希望把自己心爱的简打扮的像春天的花园一样耀眼。可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会接受这些赐予“如果我有那么点独立财产的话,”我想,如果有一天简有一笔自己的财产,在同罗彻斯特先生结合时带给他这比财产,简便会接受罗彻斯特先生所赠与她的所有金钱和珠宝。简认为自己没有财富时,便不能接受罗彻斯特先生的赐予。简·追求的爱不单单是灵魂与灵魂的契合,更是在经济平等的基础上的爱情。通过简与乔治亚娜的对比可以发现,乔

 治亚娜希望通过男人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希望通过嫁给有钱男子使自己变得有金钱、有地位。简与乔治亚娜恰好相反,接受被赐予的东西将使简十分不痛快,出于内心的自尊,渴望平等,不愿做男人的依附品。

  1. 简·爱对圣约翰的拒绝 为了爱情,简突破了世俗的规则,更不去做宗教的附属品。与其说简与圣·约翰结婚是成为一个人的傀儡,不如说是成为了宗教的附属品和牺牲品,没有爱情的婚姻和傀儡有什么区别呢?圣·约翰认为是上帝需要简成为一个传教士的妻子,简生下来不是为了享乐,更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操劳,为了对上帝的奉献。因为是上帝给了人肉体的机能和精神上的天赋。

 宗教像一张有张力的网,约束着每个人的行为,简在罗沃德学校每天唱诵圣经,打扮成一个修女的模样,直到现在这些潜移默化的习惯还存在于简的生活中。我看到了简想要冲破这张网,这个束缚她的牢笼,不消极的依赖客观世界,希望能够独立思考、独立生活,拒绝圣·约翰强加在她身上的思想。尽管在那时人人认为生命是上帝所赐予,人死后也要回归上帝哪里,即使这样,简还是愿意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圣·约翰在简频临死亡时,给了她一张温暖的床,几片面包,一杯温热的牛奶,给她介绍了工作,给了她重生,带给了简新的生命和自由。简对约翰怀着感激之情,内心里也十分喜欢约翰这个年轻、长相漂亮、有些苍白,不容易打动,做事也十分有能力的牧师。简把约翰当做哥哥一样去爱。约翰认为简有成为传教士为上帝奉献的能力。上帝所赐予的工作——成为圣·约翰的妻子,和约翰一起去印度传教,打着上帝的名义,在当时社会,不论放在谁身上似乎本身就难以拒绝。万念俱灰的简动摇了,简心心念念的罗彻斯特先生,已经成为过去,简必须在没有罗彻斯特先生的地方活下去,重新开始,把心灵和肉体,爱和尊严统统抛开,为传教事业做出完全的牺牲。和不相爱的圣·约翰结婚,实现完全缺乏心灵沟通的婚姻,为了传教事业放弃一切。

 庆幸的是,我的朋友——简·爱并没有这么做。简拒绝了圣·约翰的结婚请求,愿意作为他的妹妹辅佐他进行传教。这是我所喜欢的小简,认为尊严与爱缺一不可的简。简想放下心里的石头,想回桑菲尔德府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罗彻斯特先生的近况,然后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婚姻应是以爱、以心灵的沟通为最基本,金钱、地位在简面前显得并不那么重要。简不愿做宗教的附属品,不愿听从别人的安排。当简听到罗彻斯特先生呼唤她时,循着那个声音,循着灵魂的向往,终于又回到真爱身边。

 4、 结论 简从小在盖茨黑德面对里德太太等人,和之后再罗沃德学校的经历加上简本身性格里的反抗精神促成了现在的简。无论是从简和罗彻斯特先生起起落落的爱情,还是简与乔治亚娜对待婚姻的对比,或者简对圣·约翰求婚的拒绝,都可以看出简的爱情是是独立、平等、尊重、两情相悦的心灵沟通。简没有成为金钱的附属品、宗教的附属品、男性的附属品,以实际行动说明了女性需要独立,赢得尊重才能获得纯洁的爱情。

 我所生活的时代和简的不同了,在女性独立更能成为可能的今天,却有那么多女人过着寄生虫般的生活,“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今天多少家长仍然这么认为。这些可怜的女人最终成为了男性的附属品,成为了劳动机器,会生孩子的保姆。在简的时代,女性地位本就低下,那个被认为女性不能够写作的时代,不仅写作,更有许许多多的工作不允许女性来做,我能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大到一个国家许多职务只有男人能够当职,小到小巷子里没有地位的家庭妇女。我所羡慕的简,在那个时代遇到了她的另一半灵魂、她的身体的一部分、一根肋骨。简同罗彻斯特先生结婚后被称为罗彻斯特夫人,一方面来看“以我之名冠你之姓”多么浪漫啊;另一方面来看,结婚之后女性似乎就变成了男性的所有物。所以我说,我所羡慕的简,不仅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导师,她告诉我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并且如何去获得一份真挚的爱情。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均摘自[英国]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译林出版社) [1] 陈圆圆,“论《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湖北经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 1 期, 2007。

 [2] 梁晨,“宿命的选择——对《简·爱》中爱与女性独立意识的重读”, 《安徽文学(下半月)》05 期,2011。

 [3] 丁立福.,“浅析简爱反抗性格之形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第 3 期,2004/5。

 [4] 马睿,“跨越边界: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突破”,《外国文学研究》第 2 期,2001。

 [5] 步雨格,“简爱与众不同的爱情观”,《 民营科技》第 10 期,2010/10:1。

 [6] 褚晓欣,李晶,孙洁,“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婚姻观”,《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第 2 期,2009/4:95。

 [7] 陈龙,“从解构到建构——论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渊源”, 《当代外国文学》03 期,1995。

 [8][英国]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 (译林出版社) [9] 孟波,“女权主义批评视角下的《简·爱》分析”,《科技信息》12 期,2009。

 [10] 张兴宇,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简·爱》[J]群文天地,2012(6)。

 [11] 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12] 曾雪梅,寻求平衡:论《简·爱》中的女性主义[J].四川外国语学院报,2002,(1)。

 [13] 杜艳春,19 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于女权主义批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64-65. [14] 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5] 高慧,窥探《简爱》中的女权主义表现[J].电影文学,2013(4)

推荐访问:简爱 视角 解读

版权所有:格斯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格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格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90429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