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斯文档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格斯文档网 > 心得体会 >

信息化农业:探索无偿信息有偿物流

 信息化农业:探索无偿信息有偿物流

 中国农业大学 张立伟

 在现代农业走向信息农业的趋势下,我国发展信息农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实现对农民进行信息服务的无偿化和科技载体(物流)应用服务的有偿化?

 日前,在福建武夷山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计算机及计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论坛(CCTA2007)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走向信息农业,并认为,今后中国农业发展可能出现的大趋势是: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从现代农业走向信息农业。

 一般来讲,农业发展的历史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农业、古代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如果今后走向信息农业就可以延伸为四个发展阶段。从农业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可以看出,各个阶段之间都有一个交叉重叠的发展时期,或是一个叠加的时期,并没有一条绝对的划线使各个阶段断开。在上一个阶段尚未完成的时候,下一个阶段的主要特征要素已经成长并逐渐壮大,直至上升成为主导要素,这就标志着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叠加时期,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是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没有遇到的历史机遇。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样一个叠加时期的叠加效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农村信息服务分三级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就要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服务。农村信息服务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农村信息化涵盖农村管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等诸多方面。与此相适应,农村信息服务也涵盖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方方面面。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的任务主要是解决农业的发展问题(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市场竞争力,农民的收入等),现在开始主要是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问题,包括农业的发展、农民的素质(即培养新型农民)以及农村建设与和谐发展问题。也就是说,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要转变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这不仅有形式的变化,而且也有内涵的变化。

 一般来讲,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是一个包含县、乡(镇)、村三级服务主体、客体,信息服务内容、渠道、模式、机制和支撑体系,以实现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为目标的复杂系统。该体系主要包含农业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存储以及分析、发布等多个环节,涉及多种信息传播渠道,多级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社团组织和经济实体组成的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主体以及农民、科技示范户等组成的服务客体。其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是维系信息服务体系运行的核心,以组织、技术、政策为主的支撑体系是信息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和保障,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在发展信息农业的过程中,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大城市郊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粮食主产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适应当地发展的服务模式,这也是政府部门选择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的模式。

 2.建设基层农业信息体系要把重点放在服务内容实用、准确、可靠和主客体间的互动性上,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服务模式的其他主要影响因素。

 3.农村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应由政府承担,农村信息服务公共设施建设必须走低成本之路。

 4.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资源整合,探索以龙头企业和农业中介组织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多元化发展的现代农技(信息)推广新体系,是我国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5.应该进一步打破信息产业的行业垄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进、加快建设和推广“三电合一”和“三网合一”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摆脱体制壁垒,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和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实际问题。

 6.推动农业信息的无偿共享,打破信息资源的封锁和壁垒。

 7.营造良好的农业信息服务政策法制环境,实现信息服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8.多方引导,确保投入,保障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9.制定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构建农村信息服务人才体系。

 服务体系须多元化

 我国农村信息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看,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发展信息农业还面临着诸多的瓶颈因素。

 现代农业生产的集约经营与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矛盾制约了农村信息化的进一步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精准化、集约化、自动化、安全化,无法在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方式下实现。如何在农村千家万户经营农业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现代化信息农业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基本现实。因此,在我国经济发达和有规模经营基础的地区开展适度规模化经营体制与模式的农村信息化探索和试验,然后逐步推广,是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必由之路。

 在现行农业经营模式下,以政府机构为推广主体的基层农村科技(信息)推广与服务体系基本上是“网破、线短、人散”。如何构建以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多元化现代农村信息服务新体系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迫在眉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途径是加速科技进步,加速科技进步的关键举措是加强农业技术(信息)推广与服务体系。然而大学与科研院所又远离农村与农户。因此,在现阶段,日益发展壮大的龙头企业和农业中介组织可担负起基层农业技术(信息)推广与服务的重任。探索以龙头企业和农业中介组织为主体的,政府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多元化发展的现代农技(信息)推广新体系和运行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课题。

 探索和推广“对农民进行信息服务的无偿化和科技载体(物流)应用的有偿化服务”机制是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制改革的重点。目前中国农村的信息传播市场存在两大体系:一是政府服务体系,由政府出资,政府经营,没有投资回报,也没有量化的服务指标;另一体系是以赢利为最终目的的各类信息传播机构,它们对农民提供能够获取最大利益的各类真假混杂的信息。少数有政府背景的信息传播机构的官僚作风,对农民的不负责任,以赢利为目的的民营信息机构的赢利性开采,导致农村信息市场的混乱、失信和低效。经过对全国各地调查,我们发现“对农民进行信息服务的无偿化和科技载体(物流)应用服务的有偿化”是目前农业信息服务最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对农民服务在坚持信息流的无偿化服务的原则下,用物流所形成的利润来反哺科技信息免费服务的资金不足,从而使农村科技信息的传播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使信息流和物流互为补充互为发展。该机制在全国值得借鉴和推广。

 政府垂直管理体系的信息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而不同垂直业务系统的横向业务集成难度越来越大,造成信息系统以行政、地域、行业等条块分割的“烟囱林立”现象。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行业部门,如果各部门信息互不开放、共享,一方面会造成资源利用率很低,一方面重复建设、成本极高。因此,我们建议在国家统筹规划下,制定科学的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政策法规,完善数据管理体系,将各部门、单位积累的数据纳入国家科学数据共享整体框架建设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库)群与共享服务网,研究开发共享技术,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国家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络体系,推动农业信息的无偿共享,通过农业、农村等公益数据资源的共享,打破信息资源的封锁和壁垒。

推荐访问:有偿 信息化 探索

版权所有:格斯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格斯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格斯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9042928号